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法规依据 >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

出处:翘楚验房 2014-04-28 02:1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室内空气中苯的检验方法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B.1 方法提要
  B.1.1 相关标准和依据
  本方法主要依据GB/T11737《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气相色谱法》。
  B.1.2 原理
  空气中苯用活性炭管采集,然后用二硫化碳提取出来。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
  B.1.3 干扰和排除
  当空气中水蒸汽或水雾量太大,以至在碳管中凝结时,严重影响活性炭的穿透容量和采样效率。空气温度在90%以下,适性炭管的采样效率符合要求。空气中的其他污染物干扰,由于采用了气相色谱分离技术,选择合适的色谱分离条件可以消除。
  B.2 适用范围
  B.2.1 测定范围:采样量为20L时,用1mL二硫化碳提取,进样1µL,测定范围为0.05mg/m3~10 mg/m3。
  B.2.2 适用场所:本法适用于室内空气和居住区大气中苯浓度的测定。
  B.3 试剂和材料
  B.3.1 苯:色谱纯。
  B.3.2 二硫化碳:分析纯、需经纯化处理,保证色谱分析无杂峰。
  B.3.3 椰子壳活性炭:0.90mm~0.15mm(20目/in~40目/in),用于装活性炭采样管。
  B.3.4 高纯氮:氮的质量分数为99.999%。
  B.4 仪器和设备
  B.4.1 活性炭采样管:用长150mm,内径3.5mm~4.0mm,外径6mm的玻璃管,装入100mg椰子壳活性炭,两端用少量玻璃棉固定。装好管后再用纯氮气于300℃~350℃温度条件下吹5min~10min,然后套上塑料帽封紧管的两端。此管放于干燥器中可保存5d。若将玻璃管熔封,此管可稳定3个月。
  B.4.2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2L/min~1L/min,流量稳定。使用时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在采样前和采样后的流量。流量误差应小于5%。
  B.4.3 注射器:1mL。体积刻度误差应校正。
  B.4.4 微量注射器:1µL,10µL。体积刻度误差应校正。
  B.4.5 具塞刻度试管:2mL。
  B.4.6 气相色谱仪: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4.7 色谱柱:0.53mm×30m大口径非极性石英毛细管柱。
  B.5 采样和样品保存
  在采样地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孔径至少2mm,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以0.5L/min的速度,抽取20L空气。采样后,将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并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样品可保存5d。
  B.6 分析步骤
  B.6.1 色谱分析条件:由于色谱分析条件常因实验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应根据所用气相色谱仪的型号和性能,制定能分析苯的最佳的色谱分析条件。
  B.6.2 绘制标准曲线和测定计算因子:在与样品分析的相同条件下,绘制标准曲线和测定计算因子。
  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于5.0mL容量瓶中,先加入少量二硫化碳,用1µL微量注射器准确取一定量的苯(20℃时,1µL苯重0.8787mg)注入容量瓶中,加二硫化碳至刻度,配成一定浓度的储备液。临用前取一定量的储备液用二硫化碳逐级稀释成苯含量分别为2.0µg/mL、5.0µg/mL、10.0µg/mL、50.0µg/mL的标准液,取1µL标准液进样,,测量保留时间及峰高。每个浓度重复3次,取峰高的平均值。分别以1µL苯的含量(µg/mL)为横坐标(µg),平均峰高为纵坐标(mm),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线的斜率,以斜率的倒数Bs[µg/mm]作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
  B.6.3 样品分析:将采样管中的活性炭倒入具塞刻度试管中,加1.0mL二硫化碳,塞紧管塞,放置1h,并不时振摇。取1µL进样,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高(mm)定量。每个样品作3次分析,求峰高的平均值。同时,取一个未经采样的活性炭管按样品管同时操作,测量空白管的平均峰高(mm)。
  B.7 结果计算
  B.7.1 将采样体积按式(B.1)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式中:
  V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V——采样体积,L;
  T0——标准状态的绝对温度,273K;
  T——采样时采样点现场的温度(t)与标准状态的绝对温度之和,(t+273)K;
  P0——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力,101.3kPa;
  P——采样时采样点的大气压力,kPa。
  B.7.2 空气中苯浓度按式(B.2)计算:

  式中:
  c——空气中苯或甲苯、二甲苯的浓度,mg/m3;
  h——样品峰高的平均值,mm;
  hˊ——空白管的峰高,mm;
  Bs——由B.6.2得到的计算因子,µg/mm;
  Es——由实验确定的二硫化碳提取的效率;
  V0——标准状况下采样体积,L。
  B.8 方法特性
  B.8.1 检测下限:采样量为20L时,用1mL二硫化碳提取,进样1µL,检测下限为0.05mg/m3。
  B.8.2 线性范围:106
  B.8.3 精密度:苯的浓度为8.78µg/mL和21.9µg/mL的液体样品,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7%和5%。
  B.8.4 准确度:对苯含量为0.5µg,21.1µg和200µg的回收率分别为95%,94%和91%。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检验方法
  (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C.1 方法提要
  C.1.1 相关标准和依据
  ISO 16017-1 Indoor, ambient and workplace air-Sampling and analysi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y sorbent tube/thermal desorption/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Part 1: Pumped sampling
  C.1.2 原理
  选择合适的吸附剂(Tenax GC或Tenax TA),用吸附管采集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空气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保留在吸附管中。采样后,将吸附管加热,解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待测样品随惰性载气进入毛细管气相色谱仪。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C.1.3 干扰和排除
  采样前处理和活化采样管和吸附剂,使干扰减到最小,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分析条件,本法能将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分离,使共存物干扰问题得以解决。
  C.2 适用范围
  C.2.1 测定范围,本法适用于浓度范围为0.5µg/m3~100mg/m3之间的空气中VOCs的测定。
  C.2.2 适用场所:本法适用于室内、环境和工作场所空气,也适用于评价小型或大型测试舱室内材料的释放。
  C.3 试剂和材料
  分析过程中使用的试剂为色谱纯;如果为分析纯,需经纯化处理,只证色谱分析无杂峰。
  C.3.1 VOCs:为了校正浓度,需用VOCs作为基准试剂,配成所需浓度的标准溶液或标准气体,然后采用液体外标法或气体外标法将其定量注入吸附管。
  C.3.2 稀释溶剂:液体外标法所用的稀释溶剂应为色谱纯,在色谱流出曲线中应与待测化合物分离。
  C.3.3 吸附剂:使用的吸附剂粒径为0.28mm~0.18mm(60目/in~80目/in),吸附剂在装管前都应在其最高使用温度下,用惰性气流加热活化处理过液。为了防止二次污染,吸附剂应在清洁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储存和装管。解吸温度应低于活化温度。由制造商装好的吸附管使用前也需活化处理。
  C.3.4 高纯氮:氮的质量分数为99.999%。
  C.4 仪器和设备
  C.4.1 吸附管:是外径6.3mm,内径5mm,长90mm(或180mm),内壁抛光的不锈钢管,吸附管的采样入口一端有标记。吸附管可以装填一种或多种吸附剂,应使吸附层处于解吸仪的加热区。根据吸附剂的密度,吸附管中可装填200mg~1000mg的吸附剂,管的两端用不锈钢网或玻璃纤维毛堵住。如果在一支吸附管中使用多种吸附剂,吸附剂应按吸附能力增加的顺序排列,并用玻璃纤维毛隔开,吸附能力最弱的装填在吸附管的采样入口端。
  C.4.2 注射器:10µL液体注射器;10µL气体注射器;1mL气体注射器。
  C.4.3 采样泵:恒流空气个体采样泵,流量范围0.02L/min~0.5L/min,流量稳定。使用时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在采样前和采样后的流量。流量误差应小于5%。
  C.4.4 气相色谱仪: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质谱检测器或其他合适的检测器。
  色谱柱:非极性(极性指数小于10)石英毛细管柱。
  C.4.5 热解吸仪:能对吸附管进行二次热解吸,并将解吸气用惰性气体载带进入气相色谱仪。解吸温度、时间和载气流速是可调的。冷阱可将解吸样品进行浓缩。
  C.4.6 液体外标法制备标准系列的注射装置:常规气相色谱进样口,可以在线使用也可以独立装配,保留进样口载气连线,进样口下端可与吸附管相连。
  C.5 采样和样品保存
  将吸附管与采样泵用塑料或硅橡胶管连接。个体采样时,采样管垂直安装在呼吸带;固定位置采样时,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打开采样泵,调节流量,以保证在适当的时间内获得所需的采样体积(1L~10L)。如果总样品量超过1mg,采样体积应相应减少。记录采样开始和结束时的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大气压力。
  采样后将管取下,密封管的两端或将其放入可密封的金属或玻璃管中。样品可保存14d。
  C.6 分析步骤
  C.6.1 样品的解吸和浓缩
  将吸附管安装在热解吸仪上,加热,使有机蒸气从吸附剂上解吸下来,并被载气流带入冷阱,进行预浓缩,载气流的方向与采样时的方向相反。然后再以低流速快速解吸,经传输线进入毛细管气相色谱仪。传输线的温度应足够高,以防止待测成分凝结。解吸条件见表C.1。
  表C.1解吸条件

  C.6.2 色谱分析条件
  可选择膜厚度为1µm~5µm,50m×0.22mm的石英柱,固定相可以是二甲基硅氧烷或7%氰基内烷、7%的苯基、86%的甲基硅氧烷。柱操作条件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保持10min,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250℃。
  C.6.3 标准曲线的绘制
  气体外标法:用泵准确抽取100µg/m3的标准气体100mL、200mL、400mL、1L、2L、4L、10L通过吸附管,为标准系列。
  液体外标法:利用C.4.6的进样装置分别取1µL~5µL含液体组分100µg/mL和10µg/mL的标准溶液注入吸附管,同时用100mL/min的惰情气体通过吸附管,5min后取下吸附管密封,为标准系列。
  用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分析吸附管标准系列,以扣除空白后峰面积为纵坐标,以待测物质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C.6.4 样品分析
  每支样品吸附管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操作步骤(即相同的解吸和浓缩条件及色谱分析条件)进行分析,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C.7 结果计算
  C.7.1 将采样体积按式(C.1)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式中:
  V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V——采样体积,L;
  T0——标准状态的绝对温度,273K;
  T——采样时采样点现场的温度(t)与标准状态的绝对温度之和,(t+273)K;
  P0——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力,101.3kPa;
  P——采样时采样点的大气压力,kPa。
  C.7.2 TVOC的计算:
  (1) 应对保留时间在正已烷和正十六烷之间所有化合物进行分析。
  (2) 计算TVOC,包括色谱图中从正已烷到正十六烷之间的所有化合物。
  (3)根据单一的校正曲线,对尽可能多的VOCs定量,至少应对10个最高峰进行定量,最后与TVOC一起列出这些化合物的名称和浓度。
  (4)计算已鉴定和定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Sid。
  (5)用甲苯的响应系数计算未鉴定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Sun。
  (6)Sid与Sun之和为TVOC的浓度或TVOC的值。
  (7)如果检测到的化合物超出了(2)中TVOC定义的范围,那么这些信息应该添加到TVOC值中。
  C.7.3 空气样品中待测组分的浓度按(C.2)式计算:


  式中:
  c——空气样品中待测组分的浓度,µg/m3;
  F——样品管中组分的质量,µg;
  B——空白管中组分的质量,µg;
  V0——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C.8 方法特性
  C.8.1 检测下限:采样量为10L时,检测下限为0.5µg/m3。
  C.8.2 线性范围:106。
  C.8.3 精密度:根据待测物的不同,在吸附管上加入10µg的标准溶液,Tenax TA的相对标准差范围为0.4% ~2.8%。
  C.8.4 准确度:20℃、相对湿度为50%的条件下,在吸附管上加入10mg/m3的正已烷,Tenax TA、Tenax GR(5次测定的平均值)的总不确定度为8.9%。

  • 客服QQ
  •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