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楼市资讯 > 50名“城市验房师”挺起济南脊梁(2)

50名“城市验房师”挺起济南脊梁(2)

出处:翘楚验房 2014-02-24 11:34


  就在锤子起落的敲击声中,时光已走过了27个年头。

  王健自嘲是质安站的“老人”了,27年的建筑工程监督工作,见证了济南城市的变迁。

  组建于1985年的济南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是济南市质安站的前身,1986年正式对外办公,是在市政府领导下履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职责的机构。

  就是在这一年,1986年,王健分配到了监督站工作。当时的监督站只有两个科室,33个人负责全市四个片区仅仅不到2000个工程的监督工作。那个时候的建筑工程,还很少有质量监督。监督员骑着一辆自行车,带着简易的检测工具,穿行于城市的工地之间。

  当时的检测工具都有什么呢?一把锤子,一个小镜子,一把合尺,就是质量检测的全部家当了。那时的检测方法也归纳为六个字:“看、摸、敲、照、量、测”。王健解释说,看就是看外观和立面,摸就是看建筑的平整度,用锤子敲是看牢固不牢固,个别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就用照镜子反光的办法检查,量和测就是用合尺测量建筑的一些基本数据是否合格。

  如今,检测仪器和工具相对于27年前已先进很多,但这检测的“六字诀”却一代代传了下来,成为监督员必备的传统技术手段。

  2004年,根据济南市编委关于印发《济南市建筑管理局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济编发[2004]9号),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与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站合并,组建市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站,为全额预算管理县级事业单位,配事业编制130人,其中管理人员40人,专业技术人员77人,工人13人。内设综合科、财务科、监督一至六科。同年,市建管局撤销,市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站隶属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这一年,济南市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按照2003年确定的“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大学科技园、东部新区、西客站片区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市质安站的工作责任和压力与日俱增。

  从此,锤子敲击的声音,在济南的每一个工地上,几乎每天都此起彼伏。那应当是工程质量的警钟,一刻不停。

  建筑市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领域,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必要时必须用重典处罚。在此情况下,市质安站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其严厉程度在全国范围内来讲也是无出其右。

  10月18日,市质安站大学城分站被随机抽取出来,负责二环南路一家工程的竣工验收监督抽查。这个项目之前的多次分段监督抽查是由站里的其他科室负责,为了相互监督,此次改由大学城分站负责。

  上午9点,大学城分站的科长赵勇、副科长王健、监督员祁延飞以及孙志刚开车赶到工地。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一工地,他们需要一切从头检查,丝毫马虎不得,这也相当于对之前的检查者进行一次监督。

  在市质安站站长马全安看来,这样的交叉监督抽查恰恰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有效的考核手段,也是市质安站引以为傲的制度创新与科学管理手段。

  一个单位之所以业绩优秀,某种程度上是由其内部管理的优秀基因决定的。而这个基因就是制度。

  一个学习型的集体。从建站之初到现在,市质安站都坚持把培训和学习作为立站之本。每年春天,市质安站组织全市的监督员进行集中培训,请建筑领域专家传授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经验。在市质安站,有60多人次考取了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师等执业资格证书。。1998年参加工作的年轻的市质安站副站长范涛,是名“75后”,他对自己的进步归纳为得益于质安站这个优秀的集体。正是全员上下比学赶超的氛围,在质安站内业务突出的技术干部,最终多数走上领导的岗位,保证了质安站的专业素养和技术专长。

  一个准军事化的管理。作为一个全额拨款的正县级事业单位,市质安站与多数同类单位不同的是,他们奉行着准军事化的管理制度。2003年从施工单位调入市质安站的监督三科科长刘海东对此感触颇深。他说,每天,同事们都是提前半小时到岗,利用这段时间处理工作杂务,除去每周二的监督计划排期外,其余时间包括双休日都在工地上进行监督抽查。

  一套严谨的考核体系。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事关建筑领域的一系列“通关”程序,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体系中,市质安站承受着巨大的人情压力和隐形阻力。但市质安站坚信用制度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设定了一整套严谨苛刻的内部考核体系,使得任何人在这个制度下都无放水的可能。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交叉监督抽查和站长抽查。任何一个业务科室承接的工程监督项目,最终都将由随机抽签确定的外科室来进行竣工验收抽查。而这一切还不算完,站长抽查程序将会对竣工验收的监督质量进行“终极抽查”,确保不因人为因素而放任工程出现质量隐患。

  一系列无情的责任追究措施。“我们不罚款,对于问题严重的单位,我们可以停止其一段时间的投标资格,这种处罚比罚款还要严厉。”市质安站站长马全安说,平时指导建设方工作时,监督员是温和的,但在监督检查环节和处罚时,则无情可讲。

  曾经,有因检查不过关被处罚的建设方凌晨三四点钟给监督员打电话威胁:“我在办公室等着你,你给我过来。”还有人则冲进质安站,威胁要跳楼自杀。今年截至目前,济南市共对16家建设单位、38家施工单位、29家监理单位、10家检测机构、13家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2家起重设备安装单位给予通报批评、记录不良行为、停止1-6个月不等的招投标资格、清理出济南市建筑市场等处理。

  确保工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有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市质安站的监督员用行为践行责任。

  济南市质安站站长马全安说,检测中心提供的所有检测均是免费的。“我们为什么不收费?我们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不把钱看在眼里,我们眼里只有质量。为了你的质量合格,我们宁愿免费给你提供一切服务。”

  位于经十路东段的山东博坤建材有限公司,始建于2010年3月,当年曾被下发停建通知单。负责这个搅拌站建设监督的市质安站构件科科长陈国华曾一度和对方怒目相视。但现在,一见到陈国华,搅拌站的技术负责人李瑞堂却抱怨他最近“来得少了”。

  有一次陈国华来搅拌站检查,发现工人们正费力地铲起砂石,往生产车间运送。“你这既费力费时费工,又很危险,万一工人掉进砂石堆里被掩埋了怎么办?我建议你改进改进。”陈国华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自动传输地漏装置技术传授给搅拌站。

  如今,工人可以远远地将砂石运送到自动传输带上,砂石通过地漏的方式进入生产车间,省时省力又安全。李瑞堂说,陈国华相当于给他们当了一回总工程师,但是免费的。

  市质安站起重机械监督科的蔡雷今年40岁,济南不少工地的塔吊、升降机工作人员都自认为是他的徒弟。起重机械监督科主要负责建筑工地塔吊和施工升降机的安全监督检查。

  1999年,济南市建设住宅的项目大多以6层为主,而现在大部分住宅小区都建成二三十层。“大到300米的绿地中心,小到六七层的小型公共建筑,工作人员在进行塔吊安全检查时必须将塔吊自下而上爬一遍。”蔡雷说,起重机械监督科目前工作人员13名,除去资料整理等内勤人员,能够上工地检查的只有9人。

  近年来,济南市建筑工地施工塔吊和升降机每年维持在3000台左右,其中塔吊约为2000台,升降机约为1000台。而按照起重机械监督检查的相关规定,每次检查都要3人一组。因此9名工作人员一般3人一组出动。按照最理想的状态,每个需要检查的项目都能“一次过关”,那每个小组也要检查1000个。但是实际中很难达到这种理想状态,需要整改复查的情况不少。

  蔡雷说,济南市1999年开始将施工塔吊列入监督检查。建筑工地起重机械列入行政部门安全检查却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情况,在全国看来济南比较独特。更多的城市把这一块主要交给纯盈利性的中介机构来出具相关证明或者检测结果,很难保证结果的公正性。“起重机械只要发生事故必是大事故,马虎不得。”蔡雷说,济南在这一强制安全检查制度下,十几年来并未发生过起重机械方面的重大恶性事故。

  在近年来精简审批程序的改革中,市质安站取消了所有监督抽查的收费,不向被监督单位收取一分钱。但在建筑工程的许多环节中,却都涉及到技术检测,如混凝土要检测实验块,要检测耐压性和耐温性,预拌砂浆要抽检各种砂浆的成分,钢筋要检测粗度……为此,济南市质安站专门设置了一个检测中心,方便为全市的建筑工程提供服务。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但事关建筑质量,事关城市安危,监督员们甘做建筑领域里的良医,悬壶济世。


  • 客服QQ
  •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