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装修资讯 > 业主维权继续升级 保利春天里遭遇精装修之痛

业主维权继续升级 保利春天里遭遇精装修之痛

出处:翘楚验房 2016-03-10 09:56
    近60天,遭遇了大大小小9次维权事件,又一家房企因装修质量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位于北京大兴区天宫院的保利春天里精装房项目,从4月27日收房首日起,因装修质量、货不对板等问题引发的维权事件一直没有停息,从最初的小区维权到上访至北京市住建委,再到近两个月后又一次维权升级至房地产市场最高主管部门住建部“要说法”。保利春天里项目,似乎不那么春天了。
 
    纠纷不断
 
   6月25日上午,上百号保利春天里三期业主来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维权“要说法”,一部分业主身着“保利变暴利精装变‘惊’装”的白色T恤,而王鹏(化名)就是其中一员。
 
    前一天向公司请好假的他9点半便从住所大兴天宫院赶到了主管房地产市场的部委——住建部所在地三里河,这是他继4月27日首次加入维权队伍后的第9站,也是他自5月5日到北京市住建委集体反应诉求后向更高一级单位的维权。
 
    针对保利春天里的开发单位北京保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保利”)5月12日在市住建委出面敦促后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包括维修和更换相关与合同不符的产品等,像王鹏一样所购住宅存在更多问题的业主对此难以接受。
 
    王鹏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他的房子是新9号楼(房屋购买合同上是13号楼)的两居室,除了有产品(烟机灶具、卫浴洁具五金等)与合同不符外,也有木地板大面积空鼓、踢脚线与地板接缝巨大、门及门框有明显凹凸不平和划痕等质量问题,更明显的是还存在设计问题,比如客梯位置空调孔打在散热器的背后,厨房冷热水管和热源(燃气)管各自在橱柜的对角,需要再次重新打孔才能连接到一起。
 
    6月25日下午,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跟随一位已经收房但仍然在维权的业主张楠(化名)进入到其位于15层三居室房屋内,在其厨房里也发现了上述问题。
 
    下楼时碰到一位保利方施工师傅,他友善地提醒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一旁的业主,如果家里买了燃气热水器就给物业打电话,他们会安排像他一样的施工师傅上门开孔安装。针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提出这是否属于二次施工的问题,该师傅不置可否。
 
    “我实在不能接受,如此信任的品牌开发商收了我们31万元装修款(84平方米两居室,核算3690元/平方米)后房子装成这样,屋里那些东西连2万块都不值,甚至有些地方有很严重的质量问题。”王鹏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现在保利是答应维修,可是修也只是起到美容师的作用,就好比说我们花了买奥迪车的钱,他们给了我们一辆奥拓,气愤的是还是个烂的奥拓,你怎么修也修不成奥迪车。”
 
    的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在保利客服部6月5日发布的《致春天里三期业主的公开信》中看到:“对于维修问题,我们始终在承诺,我们一直在努力:凡是精装修过程中让您不满意的地方我司都承诺维修到您满意为止。”
 
    但对于家中有小孩的张楠等一批业主来说,保利打胶维修的办法着实令人担心。因为这又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甲醛超标。
 
    为此,王鹏、张楠等坚持维权的业主提出了最新主张,也是他们想要的理想结局:希望开发商返还装修款差价,让其自主进行后期装修。此次住建部维权之行就是希望能达到这一目的。
 
    但据现场与住建部相关人士沟通协商反馈的信息来看,得到的结果似乎并不理想。“从十点半左右开始谈了一个半小时最后也没啥结果。当时,住建部的一位处长接待了我们维权代表,我们反映了集体诉求,希望住建部能给我们主持公道,但对方一直强调自己只是房地产相关政策的制定者,没有问责权。他们建议维权代表走仲裁渠道,通过司法程序来维护权益。”
 
    对此,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向保利方面求证,但其相关人员表示,自己并不负责这块,要等到翌日下午才能有正式回复。不过,她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强调,保利春天里项目和业主之间一直在积极协调沟通,维修也达到了80%,目前已经有近600户收房(共计700多户)。
 
    精装之痛
 
    为何大央企保利会摊上精装修维权的事呢?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在《致春天里三期业主的公开信》中发现了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细节:“但也有一少部分业主维权代表只字不提当初购房时政府逆市场控房价的历史背景。”
 
    而这一历史背景正是2013年5月10日北京市住建委出台限价政策,其中限价的两条原则分别是:一、不能明显高于上一期项目售价;二、不能高于周边二手房价。据一位维权业主代表回忆,当时保利春天里三期项目市场价应该能卖到一万八九,但限价政策一出,只能买到一万六七,为此开发商推出了与前两期毛坯房不一样的精装房。
 
    同为北京大兴区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商采购负责人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分析指出,开发商为什么愿意花那么多精力,甚至说费劲来卖精装房?因为行情不好,卖毛坯房难以达到预期利润,所以想通过精装修来增加利润,一般业主自己装修1000元/平方米,但开发商基本要到每平方米四五千元。
 
    对此,王鹏心里也明白,当时的装修款一部分是补了房价,但他认为31万元的装修款,最起码装成15万元左右的水平,但出来竟然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效果和质量,对于这样的结果实在难以接受。
 
    “以北京100平方米房子为例,一般装修费用在6万~10万元不等。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实际验收的房屋与样板间严重不符,原因就是合同标的不清楚导致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究其原因是开发商不诚信。”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装饰装修委员会秘书长张仁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直指当下精装房频现纠纷的要害。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注意到,最近与保利一样深陷精装修维权漩涡的还有万科、金地等知名开发商。
 
    在浸淫房地产行业十多年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资深人士看来,精装房没做好原因很多:如开发商集中三个月把一个样板间做得漂漂亮亮的这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如果是把一百套,甚至是上千套都做到和样板间一样,这肯定会有一定偏差,因为目前精装修很多还是手工作业,批量时难免有瑕疵,有材料、施工等各方面问题。
 
    针对精装修与合同要约不符的情况,上述资深人士坦言,开发商一般会在合同上注明使用与既定品牌同等档次的产品,因为约定的的品牌不见得最终承诺,开发商没法在销售时就承诺最终施工时一定用哪个品牌,因为招标是滞后的。
 
    来自华东地区一家知名开发商代表对此却不以为然。通常来说,销售合同写明了品牌,实际交付与合同品牌不一致,这就是货不对板,是很简单的错误,业主对此维权是站得住脚的。
 
    一方面,国家大力推行精装修;另一方面,开发商推出的精装房质量又得不到保证,精装房之痛刺痛着精装修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并深受其害,到了该重视的时候。

    内容来源:房掌柜
    • 客服QQ
    •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