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进入交房期 开发商如何迈过业主维权这道坎
出处:翘楚验房
2015-08-06 03:38
7月中旬日某一天,下午两点正是最热的时候。环球汇天誉的售楼部门口,一批业主如约而至,可并不是参加客户回馈之类的活动,而是执行之前约定的共同维权。这曾是一个以显赫的开发商背景、梦幻般的项目设计、号称一流的物管体系吸引了大批业主追捧的高端项目,如今却面临业主集体维权的困境。
在成都楼市,这并非个例。在随后的半个月内,包括麦迪逊广场、绿地468、中信城等项目都遭遇了规模或大或小的业主维权。今年以来,业主维权事件屡有发生,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这是否已经成为一道坎?
维权选择“交房时刻” 业主希望开发商直接面对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成都楼市规模较大的业主维权事例不低于10起,小规模的维权活动更是频繁发生,多家开发商陷入交房业主即维权的风波,其中不乏一度被市场看好的项目。今年5月底,成都中铁二局玛塞城,近百位业主来到项目现场,拉出黑白条幅要求开发商给说法。5月20日,数十名锦城南府业主拿着相关资料,走进成都市高新区信访办服务大厅,就锦城南府出现的诸多问题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诉……
“业主平常维权已经麻木了,现在往往选择交房期维权,希望开发商直接面对。”7月31日,交房前一天,城东绿地468遭遇业主维权。据了解,该项目按计划在8月1日交付多个批次的房源,但是当天多数业主在现场维权拒绝收房。“之前和开发商的沟通都不了了之,我们只有选择交房这个时刻重新表示我们的意见。”业主张先生这样告诉四川日报记者。这或许是业主们的普遍心态,拒绝收房成为维权业主们的普通选择。因为在业主们看来,如果接受交房后再找开发商要求整改将失去理由,而且开发商往往置之不理。
“现在业主维权也开始讲究策略和计划,并且越来越专业。”某律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高律师这样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就接到过几起关于业主维权的法律咨询,这样的事情在以前很少发生。据了解,多个项目在维权的过程中,业主集体商量了计划、步奏,并且有些项目还筹集了“维权基金”。在他看来,随着购房群体的年轻化,新生代购房者对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件事情更加认真。
“小刚需”中看不中用 交房维权 谁为试错买单
“从根本原因来看,这一轮维权高发,是因为产品硬伤和楼市低迷两个方面原因促成的。”有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从前期的维权案例来看,多数项目都是冠以“紧凑型、高赠送”概念的小刚需产品,在2011-2013期间一度风靡市场,甚至成为当时楼市的“销售冠军”,这类房源今年将陆陆续续进入交房期,迎来了最终的检验。“之前的一些维权,只能算是冰川一角,暴露出了这种投机性开发产品的共同弱点。”
林通是中信城一期的业主,当初通过开发商的内购会,拿下了一套“户型紧凑,功能齐备”的小套三房源。“5000多的价格,天府新区的地段,还有赠送面积。”这样的产品宣传,曾经让刚需购房者林通有一种幸福感。但是,实地看过几次房后,越临近交房的日子,他越觉得压力很大,“公共空间缩水,室内空间局促到了无法接受的程度。”其实,在这一波市场中,中招的开发商不仅仅中信一家,还包括多家一线开发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次产品集体试错的代价。”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当时为了迎合刚需购房者“求全”的心理,整个房地产行业掀起了全民开发小套三房的热情,刚需产品甚至占据了各大开发商年度销售业绩的八成。现在回过头来看才发现,在成本、产品、研发等方面,“小刚需”户型并未能实现理想中的完美衔接,多数开发商最终提供的产品难以达到之前的预期。并且在成本压力之下,很多本来可以适当弥补的问题也被放大。例如,在城南某楼盘,业主维权的要求之一,就是认为“精装修”的共同空间大厅、电梯厅等区域墙面应该贴砖而不是刷漆,而开发商则以“对公共空间精装修理解不同”为由拒绝。“一个规划2000户的小区,只需要多支出两三百万元的成本,但在成本压力之下,开发商往往不愿为此买单”,一业主如此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这类刚需项目扎堆的城南华府、城东大面,城北大丰等区域,多数维权都基于这类“看得到的问题。”随着这类产品大规模交房期的临近,有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商应该提前做好预警,尽量在前期沟通中提前将问题化解。”
来源:四川在线
上一篇:南京开发商拖欠工资引发员工维权
下一篇:没有了